双碳要闻汇总(十月)

栏目   :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11-01

1 、清华团队发布《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


9月22日上午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司长李高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参加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中心主任王灿教授介绍了报告的亮点和主要发现。
贺克斌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全球各国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清华团队发布的《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对全球197个国家的碳中和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估  ,评价了全球各国在承诺      、技术、资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实际进展   。他指出,这份报告为推动各国加强碳中和行动 、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的控制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也体现了清华人在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承担的责任和担当 。
刘燕华在致辞中肯定了清华团队取得的学术成果     ,并就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技术缺口问题的重要性、中国实施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坚决性和推动“低碳产业”和“产业低碳”互动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   。他表示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具有全球视野    ,将来可以成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品牌  ,期待这份报告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的领衔作者王灿介绍了报告的亮点和主要发现 。报告旨在破除当前碳中和进展盘点中的“唯目标论” ,以“目标-政策-行动-成效”的综合视角 ,对全球碳中和进展进行全面评估。该报告对169项指标进行追踪 ,覆盖了全球197个国家,并独创性地生成了1500余种代表不同公平原则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用以评估各国碳中和目标与各种分配方案间的匹配度。

2、10月1日开领!成都市零碳券来了


为积极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  ,引导企业、公共机构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提前适应欧盟碳关税等政策变化,发挥好成都清洁能源优势,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结合成都实际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份研究制定了《成都市零碳券管理办法(试行)(送审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零碳券是政府部门向开展节能减碳建设的有关企业   、公共机构发放的定额电子代金券 。企业 、公共机构在零碳券管理平台申领零碳券,完成服务后再按实际补贴金额向政府部门申请兑现零碳券 。零碳券资金来源于市预算内专项资金。
零碳券类别部分 ,明确零碳券的4种类别 ,包括能力建设零碳券      、碳足迹认证零碳券  、碳核算零碳券  、碳减排挂钩贷零碳券    。能力建设零碳券、碳足迹认证零碳券、碳核算零碳券、碳减排挂钩贷零碳券每张面额分别为 4 千元、3 万元   、2 万元、5万元  。

3  、中美气候特使举行气候双边会谈


10月9日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应约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举行视频会谈 。为推动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要求,双方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重点议题及《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确定的务实合作领域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商定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 ,组织相关部门   、企业   、专家等进一步开展交流对话与合作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为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及COP28成功举办做出贡献。

4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构建算力中心  、算力应用“碳中和等级”能力指标体系,开展算力设施 、算力应用碳效核查与评估 。引导供电 、制冷 、服务器 、网络、存储等产业链各环节梳理核算碳足迹 ,发布创新低碳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录 ,推进算力应用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
(1) 提升资源利用和算力碳效水平  。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鼓励企业加强绿色设计 ,加快高能效  、低碳排的算网存设备部署,推动软硬件协同联动节能  。支持液冷 、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探索利用海洋  、山洞等地理条件建设自然冷源数据中心,优化算力设施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   、碳利用效率 ,提升算力碳效水平 。
(2) 引导市场应用绿色低碳算力。积极引入绿色能源 ,鼓励算力中心采用源网荷储等技术   ,支持与风电 、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开发、就近消纳  ,逐步提升算力设施绿电使用率。加快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  ,推动业务模式  、计费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   。
(3) 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算力设施在工业等重点行业发挥应用赋能作用,支撑行业数据分析   、动态监测、工艺优化等生产环节创新,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助力行业节能减排 ,构建“算力+”绿色低碳生态体系,降低社会碳排放总量。

5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    ,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进一步提高  ,航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绿色航空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安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   ,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绿色航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形成一批标准规范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绿色航空生产体系      、运营体系建设。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 、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  ,国产民用大飞机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 、舒适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以无人化、电动化 、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   、规模化应用 。

6  、欧盟议会通过欧洲绿色债券法  ,制定打击漂绿新规则


2023年10月5日  ,欧洲议会以“以418票赞成 ,79票反对    ,72票弃权”的投票结果  ,批准采用新的欧洲绿色债券(EuGB)标签,旨在打击 "洗绿 "行为 ,并为投资者提供信心     ,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投资被适当地用于资助可持续的商业活动和技术 。此前,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已经就该项法规达成临时政治协议  。
《欧盟绿色债券法》是全球首个定义绿色债券的标准,同时也是一项自愿性标准 。自愿以“欧洲绿色债券”或“EuGB”为标签发行营销债券的公司需要遵守一套严格的关于投资和透明度的准则  ,包括披露债券收益的用途 、绿色转型计划的进展,以及投资如何推动他们的计划 ,以防止绿色债券市场普遍出现“漂绿”现象 。该项法规与《欧盟可持续活动分类法》保持一致,在分类法完全启动并运行之前,欧洲绿色债券发行人需确保债券筹集的资金中至少85%的部分用于分类法规定的经济活动  。此外,该法规为欧洲绿色债券的外部审查者建立了注册制度和监督框架  ,对外部审查的公正性进行了规范 。

7、宝钢明细产品在线LCA系统获得TÜV南德意志集团系统核查证书


近日 ,由宝钢股份携手宝信软件联合研发的宝钢明细产品在线LCA系统获得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颁发的评估声明。该评估声明证明了宝钢明细产品在线LCA系统的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应用具备专业性和准确性   ,可实时在线集成海量活动数据 ,实现大类产品、明细至钢种牌号 、规格  、用户等的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为宝钢股份绿色产品嵌入了低碳绿芯,标志着宝钢股份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宝钢明细产品在线LCA系统是宝钢智慧化碳数据平台iCD(intelligent Carbon Data platform)的重要组成部分  。iCD平台包含组织碳  、产品碳(产品LCA) 、碳资产三个部分   ,自2022年11月底上线以来 ,平台持续升级优化 ,为宝钢股份摸清碳家底 ,落实碳减战略,科学制定降碳行动方案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
宝钢明细产品在线LCA系统 ,以“摇篮”到“大门”为边界   ,根据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覆盖宝钢股份宝山  、青山 、东山、梅钢四个制造基地的热轧  、厚板    、冷轧 、硅钢   、钢管、焊管、条钢产品 ,实现了明细到成品材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的可追溯、可管理   、可报告、可核查        ,为公司节能减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工具和大数据支撑。
系统基于宝联登工业互联网平台  ,构建于宝钢股份大数据中心上  ,采用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时整合钢铁生产涉及的原料、辅助材料、能源 、产品  、副产品  、排放等各项活动数据 ,并进行海量碳数据的跟踪、整合  、关联。
通过构建LCA矩阵运算法则模型  ,在线实现每个明细成品材的产品碳足迹计算 ,在线生成产品碳足迹报告  ,可为下游用户提供特定产品(钢种、牌号、规格)的碳数据    、碳标签 。系统内嵌工序中间产品碳足迹分析模型    ,可实现不同工艺路径碳负荷对比分析,支撑公司碳绩效过程改进 ,支持低碳产品设计。

8    、深圳发布《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围绕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

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控煤  、减油     、增气 、增非化石  、输清洁电”,合理控制煤炭石油消费        ,充分发挥天然气支撑作用,大力布局发展新能源,构建现代智能电网体系。

二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    ,增强节能降碳管控能力 ,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加强数据中心、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工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三是工业绿色低碳行动 ,坚持工业立市 ,抢抓绿色变革契机  ,构建工业领域绿色发展格局,推动数字化赋能工业绿色发展  ,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升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 。

四是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推进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五是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 ,坚持将绿色低碳要求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 ,规划引领低碳发展,大力推进新建绿色建筑    ,实施建筑节能低碳改造 ,持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践行绿色低碳城市管理理念    。

六是科技赋能碳达峰行动 ,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碳达峰工作的支撑作用,构筑绿色科技创新平台   ,汇聚全球绿色创新人才,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   ,前瞻布局低碳前沿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   。

七是市场助力碳达峰行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加强绿色交易市场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投融资机制,完善绿色价格机制 。

八是生态系统碳汇提升行动  ,推动“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森林碳汇储备,挖掘海洋湿地碳汇潜力。

九是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十是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  ,牢记先行示范使命,开展各重点领域    、片区  、企业        、社区、公共机构等多层次的试点示范  。

9、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 ,到2025年  ,基本建成直接涉碳类和间接涉碳类相结合 、国家统一推行与机构自主开展相结合的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分步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 、碳相关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等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 ,完善绿色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 ,初步形成各类制度协同促进    、认证市场规范有序 、应用采信范围广泛 、国际合作互认互信的发展格局  ,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公正 、准确高效的质量认证技术服务 。

为实现相关目标,《实施意见》部署了加快建立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统筹协调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  、规范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等8项重点任务 ,明确了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能力建设 、加大宣传引导等相关保障措施   。

10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10月12日消息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  。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665项   、标准修订计划455项 、外文版翻译计划64项  。

在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中 ,涉及碳减排包括  :《地热供暖碳减排量计算方法》 、《电工产品碳足迹评价总则》  、《生物质电厂碳减排评估规范》、《低碳清洁氢能评价标准》 、《水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方法及评价标准》 、《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设计导则》 、《火电厂碳捕集装置调试技术规程》 、《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性能试验导则》等

11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   ,为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 ,规范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将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有色 、造纸 、民航等重点行业 ,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 。

12  、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于10月19日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办法》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根本目的  ,突出“自愿”属性,强化市场主体作用 ,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信息公开 ,强化监督。将社会监督作为对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的重要监管手段 ,按照“能公开  、尽公开”原则,及时、准确披露项目和减排量信息 ,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压实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主体责任,要求其对项目和减排量真实性 、合规性进行“双承诺” ,加强市场诚信管理      ,政府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维护市场诚信、公平、透明 。二是统筹协调,统一管理 。建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联合监管的新模式  。根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相关精神 ,建立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登记、交易等服务  ,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纳入认证机构管理 。三是夯实基础    ,循序渐进。坚持稳中求进 ,市场启动初期以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管理模式为首要任务,重点提升政策制度规范性 、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市场实现稳起步 、稳运行后  ,按照“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基本原则  ,逐步扩大自愿减排市场支持领域,强化市场功能 。四是立足国内  ,对接国际   。充分考虑国内实际   、借鉴国际经验 ,在切实维护好我国家利益基础上  ,相关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对接国际通行做法 ,向全社会提供高质量 、可交易  、受到广泛认可的减排量   ,更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13、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本次发布的4项方法学明确了造林碳汇   、并网光热发电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 、红树林营造等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 、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    。其中  ,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 、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 。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离岸30公里以外    ,或者水深大于30米的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 。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 。4项方法学在参考国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通行规则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了我国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和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趋势  ,既与国际接轨  ,也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强化了监测数据质量 ,进一步明确了审定与核查关键环节,具有中国特色  、符合管理实际  ,有助于产生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碳信用。

1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25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围绕4方面部署了17项任务  。

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 ,意见提出优化产能结构布局、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推进炼厂改造升级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炼油行业管理5项任务;在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方面 ,部署加强能效水效管理   、推动系统用能优化  、实施工艺装备升级 、鼓励资源循环利用4项任务;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提出引导炼油过程降碳 、推进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支持制氢用氢降碳   、探索加强碳排放管理4项任务 ;在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方面 ,部署优化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软件开发应用、开发新型炼油技术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4项任务  。

意见明确  ,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55%左右 ,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      ,技术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 、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  。“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16 、工信部发布《合成氨行业规范条件》


为促进合成氨行业转型升级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告《合成氨行业规范条件》。《规范条件》包括总则   ,总体要求    ,质量 、技术和装备 ,节能降碳和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安全     、消防和职业卫生,规范管理,附则等八个部分24条具体内容   ,自2023年10月31日起施行。

17、《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人生就是博组织编制了《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3年11月25日前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


网站地图